依托“百草千方”散播岐黄星火

出版日期:2022-05-04 媒体名称:江门日报版次:A09所属版面:教育周刊字数:1857
  • 新闻内容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不仅歌名取自经典医书《本草纲目》,歌词里还用了16种古老的药材名,把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文化连接在一起,让很多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如何让中医药文化从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对此,我市一名小学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散播岐黄星火之路。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娄丹通讯员李家富

中草药项目获省一等奖

认识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做中草药手账和中草药香包、做简单药膳美食、认识五禽戏和八段锦……去年9月开始,每周四下午,江门市紫茶小学一群小学生都会在科技老师陈金花的带领下,依托学校“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园,参与一系列与“中医药”有关的活动。在此基础上,陈金花参与了第37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荣获一等奖,并将参加全国竞赛。

本次比赛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市场监管局和肇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于4月16日、17日采取线上答辩的形式进行。陈金花的“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系列活动方案”项目,以出色的探究活动方案和精彩的答辩斩获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获推荐参加全国竞赛,这也是近10年来江门市唯一获推荐参加全国竞赛的科技辅导员项目。同时,陈金花还荣获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此外,蓬江区里仁小学教师曾海媚“缠绕茎植物缠绕方向规律及其原因探究”项目也获得三等奖。

与中医药“亲密接触”

2020年,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在紫茶小学挂牌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及“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园。之后紫茶小学少科院的孩子们也曾到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跟中草药和中医文化来了场“亲密接触”。看到孩子们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陈金花开始思考,是否能借助中医药这一传统优秀文化,依托学校“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园,将学校的科创教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育人”?

基于这样的考虑,陈金花在学校参与主持并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特色实践课程,包括中草药科普课程、中医科普课程、中草药耕耘课程,以及DIY中草药手工皂及标本课程,并以此为主题不断钻研,精益求精,整理形成别具特色的活动方案——“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系列活动方案”。

按照学生意愿,在全校3—5年级选拔学生,并分成“百草”中草药组、“千方”中医组,依托学校“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园,开展一系列活动,其中,“百草”中草药组中还细分为中草药科普小组、中草药耕耘小组、中草药标本制作小组、DIY中草药手工制作小组;“千方”中医组还细分为中医文化科普小组、药膳研究小组。6个小组开展不同系列的中医药科普文化活动,并制定每个小组的教学计划,聘请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的教授和老师指导,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中医药。

将开发中医药科普文化课程

如今,结合学校拓展课程,每周四下午,陈金花都会带领学生开展中草药科普文化系列活动,借助优质资源,以及面积广阔、品种丰富的新鲜中草药自采、自种、自用示范基地,带领同学们从课堂知识走近鲜草药,利用自然这本无字之书,开启中医药从本到源的追溯,贴近生命、亲身感受,发现和体验本草博物世界的神奇与美好。至今,活动参与学生人数累计已达1万多人次。

提起这次活动及获奖情况,陈金花说:“中医药文化的项目能获奖、能赢得关注,对我来说,是鼓励,也是压力和动力。”她表示,“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系列活动方案”是紫茶小学中医药与学校课程融合形成的特色实践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实现寓教于乐、文化育人理念。

按照学校的计划,今后,紫茶小学还将根据前期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提升开发中医药科普文化校本课程,具体开发“百草千方中医药科普文化”校本系列劳动教育教材,包括《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系列图书——认识中草药》《百草千方中医药文化科普——DIY中草药手工制作》《中草药图鉴》等。目前,三本校本教材已基本定稿,面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