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女儿上大学

出版日期:2017-08-05 媒体名称:徐州日报版次:04所属版面:放鹤亭字数:1372

◎宁学思

女儿大学毕业多年,如今已有了固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但每当我看到暑假后又一批孩子去上大学了,就不由忆起我送女儿上学的情景。

那年女儿考上某高校,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后既惊喜又犯愁,喜的是十年寒窗终于考上大学,愁得是昂贵的学费上哪儿去弄?那几年,家中生活困难,平时连吃油盐的钱都很紧缺,上哪里挤得出这近万元学费和生活费?

正当我犯愁之际,忽然看到《徐州日报》上刊登的由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前身)办理助学贷款的消息。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镇区信用社询问,可工作人员的答复是不知道有这个政策。这下我又慌了,急忙冒着酷热骑自行车直奔县城。来到县信用社,先去了信贷股询问,那人也回答说不知此事,我一听心又凉了半截。我仍不死心,干脆去找信用社主任问问。这位主任是位女同志,她见我进门,便问我有什么事儿,我把情况一说,她听后气愤地问:谁说不贷?我说:刚问了信贷股和镇信用社的同志。她听后立即拨了信贷股的电话,并让我先在外边等着。

不一会儿,信贷股的那位工作人员进了主任办公室,我站在门外偷听。只听主任问:助学贷款的政策向基层社传达了吗?那人吞吞吐吐地说:文件已印好还未下发。就听“啪”的一声,主任拍了桌子,语气非常气愤:大学即将开学,你还不下发文件让下边办理,等什么时候下发?文件来了多长时间了!那人说:今天就发下去。主任又说:发是发了,你回去就先用电话通知宋楼、张五楼两个乡镇信用社让他们立即办理,几拨人都找到我这儿来了。在门外的我听了这些话,心也放了下来,从内心里钦佩这位女主任。

等那人离开,我又进了主任办公室,主任说:已经说好,你回去到信用社办吧。我忙向她说了些感激的话,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第二天,我就在信用社顺利办理了助学贷款。

开学那天,我陪女儿去学校报到。吃午饭时候,在学样食堂门口,见到一位提着塑料袋的中年男子蹲在路边的石阶上与一位年轻的女孩吃煎饼,还就着从水龙头接来的自来水。一位路过的大学女教师见到,便问他怎么不去食堂吃饭,他回答说:家中困难得很,学费都是亲朋好友凑的,能省一个是一个,有从家带来的煎饼充饥就心满意足了。说着,那男子又拍了拍塑料袋说:这剩下的煎饼够闺女在学校吃一个星期的。那位女教师听后,立即到食堂为爷俩买了两份饭菜,并掏出一百元钱交给他们,我看了十分感动,心想:世上还是好人多。

在回家的火车上,我又遇到了那位男子,他说他是邳州人,家中全靠几亩大蒜的收入,生活十分困难,那女教师给的一百元钱他给了女儿。他还说,大蒜如能价钱好,每年还能攒够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如价钱低了,就只好借外债了。

回家后,我把我家经济状况写信寄给了女儿的系主任,她了解情况后,安排女儿勤工俭学,看管班级的电脑房,每晚7点上班,9点下班,给每位去电脑房练电脑的同学刷1元学习费,而自己可占一台电脑学习,她和另一贫困生轮班,隔日制,每月300元,这样既解决了每月生活费又掌握了电脑的熟练操作。

后来,女儿找工作时,几家用人单位,从她的档案上一看她电脑学得好,便争相聘用。多年过去了,女儿有了好的工作,月收入万余,有车有房,我想那位邳州兄弟的女儿命运应该也是如此吧!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