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青年在新征程赛道上奋力奔跑

出版日期:2022-05-04 媒体名称:江门日报版次:A04所属版面:青春不息奋斗不止——五四青年节卫健特辑字数:5835

青年有担当,医院有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也是江门市中心医院建院110周年,医院正呈现出建设高水平医院的生机勃勃景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天使,到潜心“抗癌”的科研达人,到为生命接力的医者,到守护生命电波的“护心人”,再到把奋斗身影定格在乡村希望田野上的青年第一书记……仁济新青年,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成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树医者形象,展仁济新青年风采。记者采访了江门市中心医院部分青年代表,将镜头聚焦于他们,用笔记录他们的追梦身影,看他们如何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文/江门日报记者李银换通讯员徐建华

图/李银换邓榕

关键词

勇于担当

王福权: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在急诊科,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情况,永远不知道“战斗”会在何时打响。王福权说:“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惊涛骇浪,这是急诊科独特的魅力。”

4年多前,一天深夜11点半,一名心跳呼吸骤停的29岁男子被送至医院急诊科,王福权刚好是值班医生。当时,他和科室医护人员马上投入抢救。按照抢救规范,心外按压进行30分钟如果无效,就意味着患者抢救无效,宣告死亡。当时,超过30分钟了,患者仍未恢复心跳。考虑到患者年纪轻,医护人员没有放弃,最终经过1.5小时的抢救,患者奇迹生还,此时医护人员已累得几乎喘不上气。“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王福权说,“这次抢救是我从医以来最有成就感的。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做的日常工作,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人生的逆转。”

在急诊一线工作14年,王福权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他深深感受到急诊一线工作复杂多变,医护人员需要有很强的判断和协调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训练和学习。如今王福权主要负责急诊ICU危急重症病人的救治,这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本就十分忙碌的急诊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是疫情防控的桥头堡和风险高地。2021年,王福权勇于担当,承担阳性病人转运工作。参与这项工作的医生需要进行闭环管理,最少14天,每天24小时待命,满负荷工作。他曾试过有一次,早上8点接到紧急任务,连续奋战到次日凌晨4点。回想起这次经历,王福权感触地说:“我们急诊人就是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没有生而勇敢,只因选择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福权用朴实的行动,践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使命与担当。

名片

38岁,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党龄15年,曾获评江门市中心医院优秀党员。

青年宣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百年仁济的征程上,我将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为把医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医院贡献力量。

关键词

求知进取

陈嘉荣:潜心“抗癌”的科研达人

2019年成为江门第一位获得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资助的博士后;前往全球排名前十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完成为期两年的研究员工作,获得丰硕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19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7.127……翻开陈嘉荣的履历,不难看出这位年轻医学博士在科研路上不断求知进取。

医学研究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手段和方法。刚开始,陈嘉荣也不懂科研应该怎么做,但他喜欢琢磨。大学三年级,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第一篇国际SCI文章。“科研成果受到认可,让我感受到科研的乐趣。”自此,陈嘉荣便潜心求索科研之路。

肿瘤治疗是当今世界一大难题。在与患者的谈心和治疗过程中,陈嘉荣逐渐意识到科研的意义。他希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在放疗期间,脑肿瘤患者会有头疼、恶心、乏力、颅内压升高等副作用。陈嘉荣致力于研究脑转移治疗相关方向,减轻并发症。在英国研究期间,他建立了世界上具有创新意义的容积调强放疗模型,有望改变目前超大体积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困境。

临床工作很忙,陈嘉荣笑称:“做科研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他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论文。正是有了这份对科研的热爱和追求,他才有动力去完成一个个科研课题。

在科研上,陈嘉荣是同事公认的科研达人,而在临床上,他是患者口中“人很好”的医生。他不仅治病还治心,带领患者战胜病魔。他曾治疗过一位60多岁的鼻咽癌转移患者,当时患者一家人都非常压抑。在治疗中,陈嘉荣经常鼓励他们并耐心解释病情及相关肿瘤知识。这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更有信心,心情逐渐好转,患者症状也有所缓解。

陈嘉荣说,以临床促进科研,用科研指导临床,今后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期待为患者带来更优质、更有效的治疗。

名片

35岁,肿瘤科医生,中共党员,党龄9年,作品曾获评江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青年宣言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让我们用汗水和热血为祖国未来、医院发展谱写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关键词

爱岗敬业

马清蓝:白衣作战袍战“疫”勇担当

马清蓝身材娇小,却蕴含大能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前往湖北荆州,义无反顾地“逆行”在抗疫一线。“作为科室高年资护士,我要扛下这个重任。”回想起当初报名的场景,马清蓝轻描淡写地说道。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支援湖北荆州公安县的广东医疗队护理组长,她先后参与指导督促做好病区环境整理、院感防控等。在一线救治上,她负责床位162张,累计护理患者243例,其中包含重症患者9例,充分发挥过硬的专业技术,在重症及存在风险的操作时冲锋在前。她还做好传帮带,给当地护士传授呼吸机技术等护理知识。

在抗疫前线,马清蓝向临时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庄重地进行入党宣誓:“我将时刻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在抗疫时,马清蓝还和当地的病患结下了特殊的感情。“如果你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哦!”70多岁的荆州市刘大爷逢年过节都会给马清蓝送上问候。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马清蓝和同伴并肩作战,最终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医疗零事故”的目标。

回归到日常工作,从事护理工作14年的马清蓝坚持“护理工作是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收治的多是老年患者,其中不少老人的子女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陪护。马清蓝说,除了日常护理外,她们还会站在患者角度,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关爱。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白衣天使,我愿一生坚守,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马清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名片

39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护士长,中共党员,党龄2年,曾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人民政府“最美逆行者”称号。

青年宣言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新时代的仁济青年,我将不忘初心,用青春热血乘风破浪,为医院高水平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

拼搏奋斗

宋跃:让奋斗的青春绽放最美芳华

初见宋跃,这个“95后”护士给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爱笑。总是笑意盈盈的她,洋溢着青春活力。

青春,是参与政治生活时的主动作为。2020年,刚参加工作,宋跃便积极参加共青团的活动,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得到了组织和团员青年的信任。2021年5月,宋跃被任命为流动团支部负责人;今年1月,她当选为医院内科三团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团干部,她深入青年,了解青年,帮助青年,听取青年心声,为广大青年服务,也加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

青春,是工作时的尽职尽责。2020年,曾获评贵州省优秀毕业大学生的宋跃满怀一腔热情,进入江门市中心医院,开始从事护理工作。从校园到医院,宋跃对护士这份职业的热爱更深了。

“叔叔,您吃晚饭了吗?您明天要做肠镜,今晚记得喝白粥,不要吃青菜哦!”近日,在消化内科二区住院部走廊上,宋跃像拉家常一样与患者聊天。宋跃想不到,这看似不起眼的关心,却让这位患者感到很温暖。“护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一个动作可能也会让患者倍感温暖,这更坚定了我要主动服务患者的信念。”宋跃对此感触很深。

青春,战“疫”时的勇于担当。“我要加入抗‘疫’一线!”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小护士,但宋跃干起活来从不含糊。2022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护士,便主动加入疫情防控一线。宋跃多次报名成为院核酸采样支援队的成员,为“救死扶伤、敬佑生命”的这份初心与使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许许多多仁济新青年一起,展现了勇于担当作为的青春风采。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很荣幸在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能成为一名平凡的护士。我想做一根蜡烛,既能照亮患者,也能温暖自己。”宋跃动情地说。

名片

25岁,消化内科二区护士,曾获2021年度江门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青年宣言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我们青年力量的源泉,青年一定要将自己的成长汇于新征程中,为我院实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

勇于攀登

黄启祥:守护生命电波的“护心人”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他。”谈及从医初心,黄启祥引用了钟南山院士曾说过的一句话。

2013年,黄启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项进修心电生理,这让他发现了心电生理的奥秘。“原来我们不是只做心电图,还可以参与心内介入手术,治愈心律失常,解除患者的痛苦。”从此黄启祥对心电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科室电生理科的学科带头人,黄启祥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攀登,精研医技,不断向电生理领域的高精尖技术迈进,让更多患者受益。

2015年他率先在我市开展“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诊治特殊人群心律失常”,目前应用该项目诊治的患者最小年龄为29天,填补我市的技术空白;目前他独立完成射频消融心内电生理标测超1200例,成为广东省内首位心电学参与心内电生理标测医生;2018—2020年,他还带领团队赢得“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广东省三连冠、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被省医学会授予“特殊贡献奖”,成为业界佳话……正是这样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热情,让黄启祥不断在心电生理介入治疗技术上突破进取。

从医17年,让黄启祥印象最深刻的是救治一名3岁女孩的经历。患儿心动过速已持续超过24小时,心室率达到204—227次/分,远远超过正常心率,医生使用药物后仍未能转为正常心律。此时明确心电图诊断迫在眉睫,然而我市没有为这么小的孩子进行食道调搏检查的先例。黄启祥迎难而上,接受挑战,为患儿进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最终手术成功,心动过速终止,恢复正常心律。

黄启祥说:“非常感谢医院,积极鼓励青年医生的成长,在继续教育、进修、培训等方面营造浓厚的科研学习氛围,让我们能不断成长。”

名片

41岁,电生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党龄17年,曾获“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广东省三连冠、全国三等奖。

青年宣言

百年仁济,济世为怀。作为仁济新青年,我要以仁济前辈为榜样,肩负救死扶伤、仁济天下的使命,做一名德高医精、仁心仁术的优秀医生。

关键词

迎难而上

林宇腾:让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更专业

“请大家消除顾虑,安心接种疫苗。”最近,林宇腾忙着村里的新冠疫苗接种事宜。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用暖心的言语消除老人的顾虑。

农村地区信息滞后,村民对新冠疫苗接种持观望的态度,特别是60岁及上以老年群体。为了让村民安心接种疫苗,林宇腾带领村干部对60岁及以上的村民进行入户宣传发动,一户一户敲开村民的家门,一个一个去科普。在团队的努力下,湴溪村提前完成了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的任务。

2021年6月,林宇腾被任命为赤水镇湴溪村第一书记,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加驻村第一书记的双重身份,让群众对林宇腾有天然的信赖感,也让湴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更专业、更接地气。

回忆起刚驻村时,林宇腾直言“不容易”。“驻村工作跟单位的行政工作有很大差异,一开始有点不适应。”林宇腾说。尽管驻村期间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但林宇腾迎难而上,做好服务村民、精准帮扶、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和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

帮助果农解决皇帝柑、冬瓜的销路问题;帮助困难学生争取职业技术学校费用全免;结合村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安排该院专家团队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义诊赠药……林宇腾全心全意切实为湴溪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这一切,湴溪村的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对这个大医院来的第一书记赞不绝口,说他是“自家人,贴心人,干实事的人”。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我是党员,服务群众是我的初心;我来自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守门人’,是我的使命;我是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是我的职责。”林宇腾坚定地说。

名片

39岁,办公室职员,开平市赤水镇湴溪村第一书记,中共党员,党龄13年,曾获江门市、江门市卫生系统优秀共青团干(员)等称号。

青年宣言

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让我们牢记党的教导,用汗水和热血为祖国未来描绘更好的蓝图。